什麼是EEAT ?對SEO排名真的很重要?
- Kevin WebDesign
- 15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12 分鐘
最近幾年「E-E-A-T」這個縮寫成為SEO業界熱門話題:EEAT 全寫為 Experience + Expertise + Authoritativeness + Trustworthiness(體驗 / 專業 / 權威 / 信任)。Google 在其「搜尋品質評估者指南」(Search Quality Rater Guidelines)中,將 E-E-A-T 作為評估內容品質的重要指標。
值得注意的是:E-E-A-T 並不是一個「直接排名因素」(ranking factor),而是 Google 用來訓練與校準演算法、判斷內容可信度的參考框架。
這篇文章會帶你從理論到實作,全面理解什麼是 EEAT、它如何影響 SEO 排名、如何在你的網站中落實,以及一些具體案例與建議。目標是:讀者看完後能真正把 EEAT 概念融入內容策略,增強網站在 Google 的信任與可見度。

重點總覽(大綱)
第一部分
什麼是 EEAT?四個要素拆解
1. Experience(體驗 / 親身經驗)
這是「第二個 E」的由來 —— Google 在 2022 年將 E-A-T 擴充為 E-E-A-T,加入「Experience」這個維度。原因是,單有「專業 + 權威 + 信任」還不夠,Google 希望內容創作者能具備親身經驗或第一手操作感受。
舉例來說:
如果是一篇產品開箱文,作者應該是真的使用過該產品、拍攝自己的照片 / 影片、寫下自己遇到的問題與心得,而不只是彙整其他網站的資訊。
如果是旅遊攻略,最好是作者親自去過、拍照、記錄時間與細節,而不只是照抄網路文章。
在醫療 / 健康類話題,體驗就可能是個案分享、醫師自己做過研究或臨床經驗。
要特別注意:對某些高度專業或嚴謹領域(例如法律、醫療、財經),「親身體驗」這點可能不能完全取代「專業資格」,但仍是一個加分條件。EEAT中醫實例 - 小兒咳嗽 - 朱博士中醫診療中心
2. Expertise(專業性)
這是 E-A-T 中最核心的一環:內容作者或網站在該領域是否真正具備專業能力或知識。
具體做法包括:
在作者介紹(Author Bio)裡寫出其學歷、資歷、認證、經歷背景或專業領域
在內容中引入技術細節、專業術語、深入分析,而不只是表面泛論
引用研究報告、學術論文、業界白皮書、權威機構資料作為佐證
若文章草稿由非專業作者撰寫,可安排「專家審稿」(Expert Review)機制
但要注意一點:專業不意味傲慢或故弄玄虛,好的專業性也要易懂、有邏輯、有說服力。
3. Authoritativeness(權威性 / 影響力)
權威性是指整體網站 / 作者 /品牌在領域內的聲譽與被認可程度。簡單來說,就是「這個網站 / 作者,在業界是不是算有分量、有聲望的」。
權威性可以從內部與外部信號來建構:
外部引用/推薦/報導:被其他知名網站、媒體、部落格引用、鏈接、引用人名或專訪。
合作或出現在業界活動、論壇、研討會、媒體露出。
在社群、業內社群、討論區、論壇中被討論。
獲得業界認證、獎項、會員資格、專業組織背書。
在網站內部也要營造權威感:比如「關於我們 (About)」頁、合作夥伴、背書或認證標章、過去作品展示等。
權威性與專業性有重疊,但不同的是:即使你內容再好,如果沒有人或幾乎沒人提到你,那麼在網絡上的權威度可能弱一些。
4. Trustworthiness(可信性 / 信任感)
在 Google 的框架裡,「信任」其實是最核心的基石:即使你有體驗、有專業、有權威,如果沒有人信任,Google 的品質評估者會給你低分。
哪些因素影響信任性:
SSL 加密 / 網站安全性(HTTPS、無惡意程式碼等)
明確的聯絡資料、客服、公司實體地址、隱私政策、退換貨政策(若電商)
作者資訊公開、透明(作者姓名、照片、簡介)
引用來源清晰、有可信度、避免誤導性數據
用戶評論、評價、見證、社會信用
網站無過多廣告干擾、過度誇張標題、不實承諾
定期更新、維護內容,避免錯誤累積、過時資訊

第二部分
為什麼 EEAT 跟 SEO 有關?(並不是排名因子)
這裡必須澄清一個常見誤解:Google 並沒有把 EEAT 當作一個單一、可量化的排名因子。也就是說,不會有什麼「EEAT 分數 90 分」這種東西可直接左右排名。
那為什麼我們還要重視 EEAT?原因如下:
Google 的品質評估者(Quality Raters)使用 EEAT 準則Google 有一套「Search Quality Rater Guidelines(搜尋品質評估者指南)」,這些(受訓的)人會人工去評估某些搜尋結果的「品質」。他們在評估時,就會根據 EEAT 準則給出好/壞的評價,而這些評價會被用來訓練 Google 的演算法,影響演算法如何識別高品質 vs 低品質內容。
演算法能從 EEAT 信號中判別內容品質傾向雖然 EEAT 本身不是可直接量化的信號,但 Google 可以透過許多可量測的指標(如:反向連結品質、品牌搜尋量、引用鏈接、作者權威、信賴度指標、用戶互動行為、網站安全性等等)來「映射」哪類內容更可能具備 EEAT。換句話說,這些可量化信號是 EEAT 的代理指標。
對 YMYL 類型內容(關乎人命、財務、法律、健康等)有更高要求當內容屬於 YMYL(Your Money or Your Life)領域時,Google 對其可信性、專業性、正確性要求尤其嚴格。錯誤訊息可能對人造成傷害或造成財務損失,因此在這些領域,若沒有良好的 EEAT 支撐,內容更容易被判為低質或降權。
文章推薦 : 什麼是YMYL ? SEO玩家新戰場
長期 SEO 表現與品牌口碑密不可分在長期競爭中,若你能穩定提供可信、專業、有經驗的內容,累積被引用、讀者口碑、市場信任度,你在整個生態系(包括社群、其他網站推薦、媒體報導)中被認可的機會就越高。這種「常青」的信任與權威,對 SEO 幫助極大。
簡單總結:雖然 EEAT 本身不會被 Google 演算法直接拿來「計算分數」,但它的準則與理念滲透在品質評估與一系列可量化信號之中。若你在內容策略中忽略 EEAT,要在競爭激烈領域取得優勢就比較困難。

第三部分
網站實操 EEAT(一步步操作指南)
這一段是最實用、操作性最強的部分。以下是每個維度(Experience, Expertise, Authority, Trust)在網站與內容層面可落實的方法。
維度 | 可落實策略 | 重點要做 / 避免事項 |
Experience | - 在文章中加入你的親自體驗、實驗、過程記錄、照片、影片、問題與解法記錄 - 在標題或段落提及你親身做過的「時間 / 地點 /工具 /情況」 - 如果是教學、開箱、評比類型內容,盡量自己做一次、拍照拍影片 | 避免只照抄其他人的心得、或用「我聽說/我查資料」這種語句,除非是資訊整合性文章 |
Expertise | - 作者介紹寫清楚:學歷、專業背景、過去作品、獲得認證 - 讓內容具有深度:技術細節、案例分析、數據圖表、參考文獻 - 在文章裡結合其他專業來源與資料引用(註明來源) - 若可能,由專家對草稿進行審核、提出補充 | 避免浮面泛論、沒有數據、沒有引用、只有重複已有內容 |
Authority | - 建立品牌聲譽:讓網站/作者在業界被引用、提及、合作 - 主動發佈媒體稿、參與業界活動、受邀專訪 - 在文章中引用你或品牌曾被報導/引用的案例 - 內部架構也要體現權威:關於我們頁、過往作品、合作夥伴、背書顯示 | 避免出現「我很權威」這種自我宣稱,但卻沒有外部支持的情況 |
Trust | - 網站安全性要做好:HTTPS、沒有惡意程式、無資安風險 - 公開聯絡資訊、公司地址、客服、隱私政策、使用條款 - 在內容中引用可信來源、避免錯誤/誤導性資訊 - 顯示用戶評論、見證、真實回饋 - 定期更新內容、修正過時資訊 - 注意網站 UX/UI,不要過度廣告、不要頁面亂、避免誤導性標題(Clickbait) | 避免隱藏作者、不公開聯絡資訊、缺乏更新、錯誤累積、汙染信譽的廣告或奇怪跳轉 |
下面我還整理一份 進階 10+技巧清單,幫助你在實戰中強化 EEAT:
專欄作者制度:讓每篇文章都有專欄作者(或至少署名),並顯示其專業背景與介紹。
審稿流程:若作者本身非專家,可引入「專家審閱」流程,在文章標注「由 XX 專家審閱」或 «Expert Reviewed» 標籤。
內外引用策略:內部鏈接要鏈回你網站已確立權威 / 核心頁面;外部引用要挑可信來源(學術、業界報告、政府機構等)
品牌提及監控:使用 Google Alerts 或監測工具,追蹤網上是否有人提到你的品牌 / 作者 / 網站,並爭取被正面引用
獲取媒體報導或新聞露出:寫新聞稿、媒體投稿、與業界媒體合作,提高品牌曝光
邀請客座作者 / 區塊鏈接:邀請業界專家寫文章、受訪或合作,提升內容權威度
用戶生成內容 + 評論 / 問答:讓讀者參與、留言、問答,有助於信任感;但要嚴格管理與審核
定期更新與維護內容:陳舊內容可能帶來信任危機,應檢查、更新、修正錯誤
展示社會證明:評價、見證、客戶案例、數量數據 (例如:「本網站文章被引用 100+ 次」)
結構化資料標記:如果適用,可用結構化資料(Schema.org)標記作者、文章、評分、FAQ 等,幫助 Google 理解內容與作者關係
監控內容效能 & 反饋回路:透過 Analytics / Search Console 觀察哪些文章表現好/壞,找出信任度較低的頁面做優化
第四部分
EEAT 在 YMYL 領域的特別關注
YMYL 是 Google 的一個概念,全稱 “Your Money or Your Life”(你的錢或你的生命),指的是那些如果資訊錯誤可能對人的健康、財務、安全、生活品質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主題。典型題材包括:醫療健康、法律、財經理財、保險、心理諮詢等。
在 YMYL 領域中,Google 對 EEAT 的要求更為嚴格,甚至可能成為「門檻」:
若一篇財經理財文章裡出錯,可能引導讀者做錯投資決策,造成損失 → 因此,Google 會對這類文章要求非常高的專業與可信度
在醫療 / 健康文章中,若作者沒有醫學背景,或資料來源不可靠,Google 或評估者可能直接判為「低質」
在這些領域,若你能請到具備專業資格的作者去寫、審稿,或取得專業背書/認證,會大幅提升過關機率
因此,如果你的網站/文章屬於 YMYL 範疇,EEAT 的實作就不再只是加分,而是基本門檻之一。

第五部分
常見錯誤與陷阱
在你實踐 EEAT 的過程中,以下錯誤要特別避免:
把 EEAT 當作機械打勾清單EEAT 並不是「寫一篇文章 + 加個作者簡介 + 插幾張圖片」就能過關。Google 說得很清楚:它不是一個公式、而是一種質量判斷理念。
虛假 / 誇大自我宣稱如果你在作者介紹或網站自稱「專家」或「權威」,但外部並無支持與背書,反而可能被判為不真實、誤導。
過度依賴 AI 自動生成內容,缺乏人為審核與經驗補充雖然 AI 工具可以幫你撰寫草稿,但若完全不經修改、補充真實經驗或專業知識,可能被 Google 判別為低品質或抄襲性質內容。
引用來源不良、過期、或不明來源如果你的文章引用資料不明、過時、或者來源可信度低(例如私人博客、小論壇),反而會削弱信任性。
作者資訊缺失、無法查證若你不顯示作者姓名、背景、聯絡方式,Google 評估者會覺得這篇文章缺乏可追溯性,不容易信任。
忽略頁面安全 / 使用者體驗 / 行為信號即使內容做得再好,如果網站體驗很差、彈窗多、速度慢、無 HTTPS、跳轉亂,都會對信任感造成傷害。
長期不更新 / 錯誤未修正特別是專業領域內容,時間久了可能出錯、過時,若長期忽略更新,反而降低信任度。
第六部分
案例說明(案例分析)
這裡舉兩個「比較好 / 比較差」的 EEAT 實例,幫助你理解實際應用。
案例 A(成功做法)
主題:某知名 SEO 網站的「SEO 策略完整指南」
作者為 SEO 顧問 / 業界人物,本身在部落格 / 演講中有曝光,具一定聲譽
在文章中使用許多自己過往做過的SEO公司案例、實驗數據、截圖、績效曲線圖
裡面引用外部權威來源(如 Google 官方文檔、學術報告、業界研究報告)
網站有「關於我們」頁、作者介紹頁、聯絡方式、隱私政策
該網站被業界許多其他網站引用作為資源,被推薦與提及
定期更新該頁面(例如一年兩次檢查更新)
結果:這篇指南在 Google 搜尋 “SEO 策略” 類關鍵字中長期穩定取得高排名。
(這種案例其實在許多 SEO 專業網站都有見到)Backlinko 在其 “How to Create an SEO Strategy” 這篇文章,就把自身操作流程、真實實驗數據、作者信譽、引用來源都做得很完整。
案例 B(弱點明顯 / 失敗傾向)
主題:某部落格寫一篇「糖尿病飲食控制」指南
問題出現如下:
作者非營養師、非醫師,但在文中以權威口吻下健康建議
沒有作者資格簡介,或簡介很模糊(如:只是「我是一個寫手」)
文章內引用的資料來自不明或過時網站,沒有可靠來源
沒有顯示聯絡方式、發布日期、最後更新時間
網站整體充斥廣告、彈窗干擾、用戶體驗差
沒有其他網站/媒體引用這篇文章作參考或背書
在這樣情況下,對於 Google 的評估者來說,這篇文章的 EEAT 得分會很低,很可能被標示為「低品質」或「不可信」內容,而難以在 SERP 中取得高排名。

第七部分
總結與建議(給讀者的計畫)
核心結論回顧
什麼是 EEAT?:Experience(體驗)+ Expertise(專業)+ Authority(權威)+ Trust(信任),是 Google 用來評估內容品質的核心準則。
為什麼要重視 EEAT?:它雖然不是一個直接的排名因子,但它影響 Google 的品質評估與演算法信號,是 SEO 成敗的關鍵方向。
怎麼去做?:文章中要放入親身經驗、專業知識、外部背書與權威引用、讓使用者與 Google 感受到信任感。
在 YMYL 類型內容尤其重要:醫療、理財、法律這類主題,一旦錯誤被懲罰或降權的風險更高。
避免錯誤與陷阱:不要把 EEAT 當作機械打勾清單、不誠實宣稱、過度依賴 AI、不公開作者資訊、忽略使用者體驗等是常見坑。
給你的內容 / SEO 團隊的建議行動計畫
內容盤點與審查
列出你目前網站上所有重要頁面,特別是核心頁、流量高的頁面
檢查哪幾篇內容在 Experience / Expertise / Authority / Trust 四個維度上有明顯弱點
作者與審稿機制強化
給每篇文章至少一個作者 / 專欄作者,並寫清楚其專業背景
若作者不具專業背景,安排專家審稿、補充、把「經驗+專業」加進去
補充真實體驗與案例
為文章補上自己做過、測試過、訪談過的素材(照片、影片、紀錄)
若沒有全部自己做過,也可以添入讀者/客戶案例、用戶訪談等
強化外部背書與媒體曝光
寫新聞稿、投稿業界媒體、讓品牌被引用
合作、採訪、口碑推薦、線下活動曝光、與知名專家合作
提升網站整體信任度
完善網站安全性(SSL / HTTPS / 無惡意程式碼)
公開聯絡資料、關於我們、隱私政策、使用條款
控制廣告 / 彈窗干擾、改善網站速度和 UI/UX
定期檢查更新內容、修正錯誤、補充最新資訊
監測與調整
使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、Analytics 觀察哪些頁面流量表現不好、跳出率高、停留時間短,標記可能是 EEAT 信任度不足的頁面
定期做 EEAT 評估清單(Experience、Expertise、Authority、Trust 四個維度打分),找出弱點逐步改善
觀察競爭對手或行業內做得好的網站,學習其 EEAT 實踐方式
持續投入:EEAT 不是一次搞定,而是長期經營
不要期望一兩篇內容就全面過關
逐步累積信任、權威和品牌口碑
持續優化、創新、維護品質
對 AI 生成內容的觀點
隨著 ChatGPT、GPT-4 等 AI 工具普及,許多人會想「完全用 AI 生成文章/內容」。但在 EEAT 框架下,這樣做存在兩大風險:
AI 無法提供真實的「親身體驗」 — 若文章內容純屬推演或資料組合,而非作者親自操作過,可能被判為缺乏 Experience。
AI 並不具備專業資格、權威背書、品牌信任 — 除非後續有人進行深入編輯、補充、審稿與驗證,否則容易缺乏可信度。
所以比較合理的做法是:把 AI 當作輔助工具,用以「草稿起稿、架構起骨、資料搜集」;最終內容必須有人工潤飾、專業知識的補充、真實經驗 / 案例的加入,以及信任背書。
如有任何網頁設計架構搭建及SEO服務,歡迎聯絡我們 https://www.kevinwebdesign.com 查詢電話: 3481 2592 / WhatsApp: 6150 2871
留言